您当前的位置:回龙观社区网 > 观网亲子 > 亲子日记 > 正文

【我的童年】+和牛的那些事 by 最美乡村

2015-07-27 14:26:06发布人:真希我要评论[0]

唐诗《所见》里面牧童骑黄牛,想想都是一幅很和谐的画。可是童年的我,脑袋扎扎实实被黄牛给顶了一个洞。然后一直误以为黄牛怕红色很多年。从怕到爱。也是回忆多多。


      从小记忆里没有过爷爷奶奶的味道,爸爸有我们的时候太晚。也没有兄弟。孩子扔家里面,大人出去做事是常事。有一次午睡醒来,家里没人。屋里黑黑的,一点暗淡的光线从两侧小窗户淌入。哭着找妈妈。半天不应。打开重重的木门。门虽然上了锁。可是两个门环的缝隙恰好够一个孩子的脑袋钻出来。门口就是大马路。省道。庆幸那时车不算很多。穿着一件红底黑碎花衣裳,沿着右侧马路边哭边走,迎面碰上回家的牛群。或许是见着这庞然大物慌了神,我肯定左右避让过。还是惹恼了它。直接把我顶到地上。鲜血直流。黄牛的牛角不算大。主人及时制止。我成功获救。后来的事情不知道,他们说我晕过去了。但是肯定没有去医院。我清楚地记得傍晚时,牛的主人端来一碗热乎乎的鸡蛋花。真的很好吃。那时乡里乡亲的多好说话啊。至今我的头顶右侧有一块疤痕不长头发的。


     长大一些要放牛了。好像8岁不到。几家共一头,每家轮流放一个月。我们养的是大水牛。牛角弯弯的,尖尖的,好大。我是有阴影的人。一直不敢太亲近。还好只要和同伴一起集体放。下午到点去牛栏打开木栓。系上牛绳。牛就深一脚浅一脚出来了。等到了山脚下,解绳。下山时都是大些的人帮我赶下山的。我经常不记得自家的牛到底长什么样。多是别人教我。当然也有牛跑远了,没跟着牛群下山。那就回家找大人。爸爸会去找的。感觉很神奇。乌漆麻黑的,也没个灯,爸爸只要那么呼唤。准能找回来。正常情况还是不丢的多。赶牛回家前还必须用镰刀砍两捆青茅草扎好架在牛脖子上。当它回家的夜宵。


       春夏草多的日子,在平地上放。听牛嚼草的沙沙声,就那么一下一下,不急不慢,仿佛美妙的音乐。早上放的时间短。露珠还挂在草上。晨光照在黝黑泛黄,带干泥巴的牛身上。尾巴不停地抖动驱赶着牛虻。讨厌的牛虻真的顶好几个苍蝇那么大。稀疏的牛毛下牛虱子显得那么的扎眼。巴在牛身上吸血。牛不难受吗?我大概是被陶醉得忘记了恐惧。实在没忍住倾身前去帮它捉。并且越捉越来劲。全然忘了我俩的距离。“啊!”我的脚好一记吃痛。该死的,因为没注意到牛的一步后退,被圆圆的大蹄子用力踩了下。马上使出吃奶的劲抽出来。可它老人家却跟没发生一件事样。继续那么徐徐向前咬着,嚼着。独留我空伤心。其实傻乎乎的我哪里知道,山人自有妙招。晌午时分,火辣辣的日头下,水牛要牵去泥塘喝水。到了塘里,华丽丽地打滚那叫一个痛快。除了解渴,散热,待这一身泥浆干裂掉下来时。虱子也顺利摆托啦。


     在更多的盯着牛看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它的眼睛。一双忧郁的传神的大眼睛,显得那么沧桑。红红的,好似泛着泪光。我天真地问爸爸,它是眼睛痛才红的吗?原来据说很久以前,水牛没有穿鼻环,没有下田的时候,它们的眼睛也是黑白分明的,在耕田以后,它们没有流泪,却红了眼睛。它们该有多少委屈,却依然不计自由,任劳任怨地服务于人类。


    看着浑圆年迈的大水牛, 我又忍不住伤感,同情起它来。


    那时候没有耕田机。全是人工作业。盛夏收割后的田里泥土半干不湿的样子,稻兜排排站着。一张犁架上身。牛儿开始工作了。前面走着,爸爸中间鞭子赶,尖尖犁头过之处侧面翻出一排泥,脚底下现一道齐大人小腿的沟。小小的我则亦步亦趋紧跟着在沟里摆干稻禾。等到下一圈时,翻出的土刚好掩住这些稻禾在地下。这样处理后的田特别肥。全部翻完。蓄上一丘水。爸爸站在长方形的耙上,凌波往返。仙仙的感觉。大块头大疙瘩被划拉小了,田平整了。我对爸爸和牛的崇拜感更添了几分。


    物是人非,斯人已不在,牛亦不在。田也建成了高速路。怀念有加。然后然后,我就找了一个属牛的老公,生了一个属牛的孩子。这算冥冥中自有安排吗?哈哈,开个玩笑。


    共 条信息
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