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回龙观社区网 > 观网亲子 > 亲子日记 > 正文

女儿被欺负,我却为熊孩子悲哀

2015-05-22 09:23:46发布人:真希我要评论[1]

没有孩子的时候,看到熊孩子的事迹总觉得这样的孩子就是欠打,暴揍一顿就好了。随着晴儿慢慢长大,她的玩伴里也出现了有的孩子偶尔犯熊的情况,我才发现,打并不能解决问题。熊孩子也并不是一开始就熊的,更多的是家长亲手培养起来的。而孩子出于对家长的爱和信任,无力去纠正家长的养育方式,只能委屈自己去适应。

女儿被“欺负”了

  前两天带晴儿在小区广场上玩,晴儿和小伙伴在一边玩,我和小伙伴的妈妈在一旁聊天。这时一个叫小强(化名)的小男孩从晴儿身边跑过,不由分说扯住晴儿的衣服,一把将晴儿扯倒在地上,回头看了一眼又跑远了。幸好我及时牵住了晴儿的手,所以她仅仅是倒在地上,并没有摔疼。只是晴儿被吓了一跳,依偎在我怀里哇哇的哭了起来。

  当时周围很多人都亲眼目睹了这个场景,其中包括追着小强跑的气喘吁吁的强奶奶。强奶奶并没有像广大的熊家长那样一味的护着孩子,而是连忙把小强抱过来,让他跟晴儿道歉。

  这件事我认为小强是想跟晴儿一起玩,或者只是想打个招呼,只是不小心把妹妹弄倒了,发现自己闯祸了就赶紧跑了。都是两三岁的孩子,这种出手不知分寸的情况还是很常见的。

  小强有点挣扎,不想让奶奶抱着过来。我想他可能是怕我批评他,于是我温和的问他,刚才是不是想跟小妹妹玩。我想,告诉他奔跑的时候不可以碰小朋友,想跟妹妹玩要先停下来,然后两个小朋友抱一下就和好了,毕竟晴儿也没有真的摔伤。

熊孩子反而是受伤害最深的

1、挨骂

  然而强奶奶不等孩子回答,直接吼道:“你怎么能打小妹妹啊,你这个***,赶紧道歉,我看你又该挨揍了!”中间还夹杂一些经典国骂。

2、挨打

  小强一听挨揍扭头就想跑,强奶奶生气的拉住他打了两下要他道歉,小强只顾仰天嚎啕大哭。我和小伙伴的妈妈连忙劝奶奶别打孩子,我说晴儿没什么事,没关系的。奶奶还是有点生气,质问孩子:“你错没错?道不道歉?”一边说着又照孩子的屁股狠狠地打了十几下。那一刻我作为“受害者”的家属都很不忍心。

  而被揍的孩子突然抬头恶狠狠的盯着晴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两三岁的宝宝会有那么凶的眼神!

  我赶紧把小强拉过来跟他说:“没关系宝宝,妹妹没生气,就是有点吓坏了,阿姨知道你是想跟妹妹玩,来跟妹妹牵牵手和好吧!”

  孩子还在抽抽搭搭的,但眼神缓和了。晴儿拒绝跟他接近,我安慰晴儿的时候,强奶奶又扯了孩子一把说:“看你干的好事,你把妹妹都吓坏了,赶紧道歉!别让我生气!”

3、被威胁抛弃

  孩子又大哭起来,强奶奶扭头走开几步说:“你不道歉我不要你了,我们家没有你这么不懂事的孩子。”孩子哭着追了过去,抱住奶奶的大腿,奶奶依旧在用身体和语言暴力强迫孩子道歉,场面一团糟。

  最终孩子还是没有道歉,强奶奶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这孩子最近很不听话,我回去一定好好管管他!”然后抱着依旧在挣扎哭泣中的孩子走了。

孩子是怎么变熊的

  小伙伴的妈妈感叹道:“一开始觉得奶奶打孩子是怕你生气,怎么越来越觉得不是味儿呢!”我们俩一起感慨了半天,最后我们一致认为,要尽量跟小强保持距离。即便孩子本身也许并不是犯熊,但家长的教育方式可能会把孩子慢慢培养成熊孩子。

  从小强凶狠的目光就可以看出来,孩子并没有认为自己哪里错了,他也不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也许只是单纯的认为是晴儿害得他被奶奶打了。这次,我尽量安抚他,缓和他对晴儿的敌意,但我心里还是有着隐隐的担忧:如果有机会,他很可能会不由分说的“报复”晴儿。

  其实我感觉强奶奶生气仿佛不单单是因为孩子做了错事,更多的是因为孩子不她的听话去道歉,她的指令没有得到执行。奶奶采取了责骂、殴打、威胁的方法,也没能让指令奏效,因为这些原本也都不是跟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

  晴儿虽然被“欺负”了,但小强反而是更受伤的那个。晴儿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伤害,而小强却有可能被他的看护人一步一步打造成熊孩子,而孩子本身并没有能力去阻止这个过程。

  从一开始强奶奶就没有去弄清楚孩子的意图,直接定性他是打人。其实两岁多的孩子还处在认知阶段,还在建立是非观,我觉得还是应该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引导孩子。

  然后孩子又被责骂和打屁股,我认为家长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打骂孩子。可以训斥、责备,但辱骂、殴打没有任何正面作用。虽然被打的疼痛或者惊吓可能让孩子停止不良行为,但这只能让孩子害怕被打,并不能帮助他认识错误,更不能帮孩子建立正确的观念,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用打孩子来告诉孩子欺负别人、打别人是不对的,这不是很自相矛盾吗?孩子可能会认为打人是与人沟通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孩子是想跟晴儿打招呼,或者是想引起晴儿的注意,只是他所受的教育方式让他认为打人就是表达的方法。

  当打屁股还不能让小强听话的时候,奶奶转身就走,说不要他了。这也让我很心疼。大人知道,她只是在逼迫孩子“听话”,并不会当真抛弃他,但这么小的孩子不知道。

  用打骂、撤回爱来逼迫孩子,也许能让孩子的行为符合大人的要求,但孩子的内心是怎样的呢?行动的不是因为明是非了,而是因为担心自己会失去家长的爱。这样的教养不仅是毫无意义的,甚至可以说是负面的,会让孩子缺失安全感,生活在恐惧中。

  教育孩子应该着重在孩子本身,而不是某一次行为。孩子“淘气”、“不听话”,其中一定有他的理由。忽略这些理由,单纯的针对结果下结论、给出负面的定性是不公平的。因为这么小的孩子并没有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家长有义务去帮助孩子梳理情绪,打开心结,引导他如何用语言或者行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奶奶不爱小强吗?平时奶奶几乎有求必应,给孩子花钱从不小气。溺爱了吗?也没有,看到孩子犯了错奶奶一点也没有纵容。只是奶奶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需要尊重的人来沟通。



2015-05-26 11:38:44
哎,仿佛觉得太多的方式都是快餐性质的了,人们要的就是速度解决问题,孩子也一样,其实好多东西尚未发生,已然被家长快速定性,快速劝解,快速搞定,就这样,孩子的教育基本就是嚼着干草长大了。
    共 条信息
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