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回龙观社区网 > 观网亲子 > 育儿保健 > 正文

孩子为什么撒谎,你知道吗?

2014-12-22 14:43:41发布人:free山鹰我要评论[0]

孩子说谎,令每个爸爸妈妈深感头痛,很多时候,无论家施以多么严厉的处罚,也很难令孩子矫正过来。其实,据专家统计,儿童说谎话67%是由于畏惧和怕嘲笑引起的,10%与儿童的想象、夸张有关,只有20%的孩子是故意说谎。所以,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不必着急,而应冷静分析孩子说谎背后的理由,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孩子为什么说谎?
1.将想象和现实世界混淆
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很多时候会自己凭空想象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并说得和真事一样。这并不是孩子在说谎,而是孩子的想象。有时孩子把所想象的事物当成了现实,因为他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有的父母往往把孩子的各种想象和说谎混为一谈,这样责怪孩子是很不公平的。

2.为了引起注意
孩子有通过别人的注意来肯定自己存在的特性,如果在孩子的经历中,说谎比较能引起成人的关切,孩子就能用这种方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3.父母的言行
有些孩子说谎,往往与成人的影响有关,特别是家长的说谎行为,常是造成孩子说谎的直接原因。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说了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的错觉,最起码也为他们的说谎壮了胆。

4.容易受暗示
家长不能用暗示性的提问口气问孩子,例如:“你是不是把玻璃弹子吞进肚子里去了?”这种暗示性的提问,很多孩子会回答:“是的。”如果你耐心些问孩子:“弹子哪里去了?”孩子会指着桌子底下告诉你:“弹子滚进桌子底下去了。”

5.为了达成某种愿望
有时,小孩子常会把希望得到的东西当成已经得到的。这是由孩子心里活动和思维发展尚不完善,因而产生了“幻想”,并非真的说谎。

6.为了逃避某些事
有时孩子说谎是为了逃避某些事情,比如:孩子不愿去上学,就会说:“我肚子痛。”孩子的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里所致。而滥施惩罚就是造成恐惧心里从而导致说谎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做错事或有行为过失时,为了开脱责任,逃避家长、老师的惩罚或打骂,便有意说谎。

用真实案例来证明,不同说谎类型孩子的教育对策
当你面对孩子“说谎”是狠批一顿,是视而不见,还是担心焦虑?其实,孩子说谎并非大人眼中的“道德”问题,切勿盲目批评,否则,就很可能真的把孩子推上“说谎”之路。


案例1.幻想型说谎的孩子
4岁的乐乐不愿上幼儿园了,只要一进幼儿园大门,他就哭闹不停,说里面有大老虎。“幼儿园咋会有老虎?”张女士觉得儿子在说谎,就骂了他一顿;但乐乐在幼儿园里仍哭闹不停,说害怕大老虎。老师看他样子不像“说谎”,可幼儿园哪里有老虎?后来,仔细查找发现,一个小朋友穿了件虎皮文罩衣,这就是乐乐口里的老虎。

专家说,处于想象敏感期的孩子会把书本上看到的或很久以前做过的某件事情和现实混合起来,分不清现实和幻想。当乐乐看到虎皮罩衣时,只想到虎皮的相似处,切区分不出不同,于是出现了幻想型说谎,并不是有意说谎。越是年龄小,想象力、创造力丰富的孩子,越容易发生幻想型说谎。

支招: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扣帽子,这样会扼杀孩子想象力;不妨告诉孩子什么是发生的,什么是想象的,让他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同时,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象,比如“我想”、“我希望”。


案例2.攀比型说谎的孩子
周周看见邻居小朋友拿着妈妈新买的玩具枪,他虽然很羡慕,但嘴上切说:“告诉你们,我爸爸买了一支比你还要漂亮的冲锋枪。”

专家分析,攀比心里是导致周周说谎的原因,这也是无意撒谎,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有些孩子为了取悦父母、老师,赢得他们的表扬而撒谎,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受人关注、表扬的心理需求。

支招: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满足孩子渴望被人关注的心里;此外,父母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不在孩子面前说谎;对孩子或他人的承诺要认真履行,犯错后及时承认错误,并认真改正。


案例3.逃避型说谎的孩子
有一次,徐女士亲眼目睹女儿将牛奶洒在地上,然而,当她问起这件事情,女儿却矢口否认,还说是隔壁邻居小孩儿干的。

专家表示,因为做错事、害怕承担责任或者不愿做某件事而说谎,这在年龄稍大的孩子中普遍存在。

支招:对于逃避责任的孩子,父母应明确态度,告诉孩子自己喜欢诚实的人,鼓励他们说出真相;当孩子说出实情后,不要因为他做错事而责怪他,而要教他以后遇到此类问题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既能培养孩子自理能力,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也能防止孩子因害怕批评而说谎;反之,如果父母不引导,而是一味批评,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孩子面不改色地随意说谎。



孩子说谎家长先检讨说谎,似乎是成长中的孩子们的通病。其实,孩子说谎是家长教育不当的结果,因为孩子不能区分现实和想象的不同。心理学研究发现,4岁以下的孩子把父母是否高兴作为衡量自己行为对错的标准。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理解力,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行。


    共 条信息
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