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回龙观社区网 > 观网亲子 > 亲子教育 > 正文

【鱼与熊掌可兼得】揭秘幸福儿童成长公式

2014-11-03 11:41:29发布人:丹阳1009我要评论[0]

曾几何时,在孩子的教育培养上流传这样两个等式:


快乐的童年=不幸福的成年;


幸福的成年=不快乐的童年;


家长们似乎只能在这两个等式中作选择。

一部分家长说,“拿孩子童年的快乐去换取成年的幸福,我宁愿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这种观点的家长不给孩子择名校,不上辅导班,完全 “散养” 孩子,孩子的童年过得自由自在无比快乐。


另一部分家长说,“如果我给了孩子一个快乐童年,那么我就欠了他一个成年!”,持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当然要选择成年了,因为童年毕竟短暂,而成年后要走的路更长。


于是家长每个周末带孩子奔波于各类辅导班,逼着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学,提前为未来演习。

无论哪一种,都是家长无奈的选择。但在做选择前,家长是否想过这些问题:要幸福的成年就一定要牺牲童年快乐吗?要让孩子有个快乐童年就一定要放弃好成绩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也是个母亲,30多年在教育领域工作的经历让我确信,快乐和好成绩并不对立。


我们完全能做到让孩子既快乐又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既有童年的美好又具有成年的幸福

我的孩子读小学 2 年级时,有一次对着一张小学生报纸上的题目自己做着玩。我见有些题空着,估计是孩子做不出来,仔细看了看发现其中有几道题孩子能够做。我见孩子在玩折纸,便跟她聊起来:


Q:“还记得幼儿园中班那次我们一家去北京玩吗?”

R:“记得”


Q:“我们去香山公园,你硬要自己走上山不肯让爸爸背,结果我们一直走了 3 个多小时才到山顶。一路上不断有人夸你这么小就很有毅力,记得吗?”

R:“嗯”


Q:“你是不是觉得是自己走上山的特别开心啊?”

R:“是呀”


Q:“现在妈妈告诉你,这几道题目你动动脑筋把它做出来,同样也会很开心的。那种开心和你玩折纸的开心不一样,妈妈觉得是比折纸还要开心,就像自己登香山一样,你愿意试一试吗?”


孩子放下手上的折纸,坐在写字台前专注地做起了题目。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孩子终于把这几道题都做出来了,兴高采烈地向我报喜。我问她是不是有那种比玩折纸还要开心的感觉,得到孩子很肯定的回答

心理学家认为,快乐包含两种感觉,一种是愉悦感,一种是满足感。感官上的享受会带来愉悦感,而满足感则是心理上的成长及成就感带来的,是比愉悦感更深一层的快乐感觉。


比如看电视、玩折纸带给孩子愉悦感,而孩子克服困难做出了原本不会做的题,就会因学习成就的满足感而觉得无比快乐。


这种快乐会给孩子心理上、生理上带来一种更高层次的快乐体验,孩子一旦体验到了就会有意愿继续去追求那种感觉。

事实上,我见到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中不乏有很多是快乐的。在我孩子就读的重点高中重点班上,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乐意读书,喜欢啃难题,同学之间常常分享攻克难题后的喜悦。


他们班有个胖乎乎的男生酷爱化学,有一次这个男生完成一道化学难题后用很坚定的语气、很深情的表情向大家大声表白:“走上化学这条道路我无怨无悔”。那种神态令班上同学至今难忘。


果然,这位男生毕业后如愿考进复旦大学化学系,后来又去英国剑桥大学读化学博士,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你能认为他不是快乐的孩子吗?这些孩子不就是同时拥有快乐童年和优秀的学习成绩吗?


毫无疑问,学习中并不缺乏快乐,童年快乐与美好的未来是可以兼得的。毋庸置疑,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是孩子的主要任务。


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会更有自信,这种自信将有助于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将学习成绩视作评判孩子的唯一指标当然不足取,但是学习成绩毕竟是孩子能力的一种直接的体现。


更何况,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好成绩都是有利于他未来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如何调动自己的能力以获得好成绩

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身心就健康;孩子拥有优秀的学习成绩,意味着将来有更多的选择。


其实我们还有第三种选择:“快乐童年 + 优秀成绩 → 幸福成年”。


让孩子不仅有个快乐的童年,还有个幸福的成年,请家长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吧!

编后记:

笔者最近接待了许多家长,普遍都有这样的困惑,“就是是让孩子眼前过得好一些,还是替孩子的未来多想想?”


我总是这么回答他们:“先把握当下的每一刻,在孩子成功、愉悦、信任你的时刻,让它们看到美好未来的可能性,指引它们,它们体内的能量是会让你惊讶的!”


本文的老师所描述的幸福公式与笔者有不谋而合之处,最切忌的就是在孩子高兴的时候,父母用未来的忧虑来打击他的热情,在他为未来谋划的时候,又反复叨念眼下的琐事,这种不同频的交流才是阻碍它们幸福的最大元凶。

 

    共 条信息
请自觉遵守:爱国、守法、自律、真实、文明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