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人鉴以此文提醒那些已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还有那些即将成为人父人母的爸爸妈妈们——爱你的孩子,就不要教坏他。
小男孩是家中的独生子,是家中的大少爷、公子哥,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什么最好的都留给他一人享用。
从商场里给孩子买回来的零食,他们从来都不吃,全部留给自己的孩子。
小男孩总是一边吃着零食,一边递给他们吃,还用稚嫩的声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把我的这个给你们吃?”
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却总是嫣然一笑,为自己有这么懂事的孩子而高兴,不想去吃孩子吃的零食,想要留给孩子吃,便对孩子说:“乖儿子,你自己吃吧!爸爸妈妈不喜欢吃这些东西哦!”
餐桌上的好饭好菜,他们也都是将最好的那一份留给自己的孩子。如果有剩饭,他们来吃,将新煮的盛给孩子。如果有孩子喜欢吃的菜,他们也最先满足孩子,特别是吃鱼的时候,他们总是将刺儿最少的那一部分夹给孩子,自己却吃刺多的鱼尾鱼背。
小男孩总是用天真无邪的童音问他们:“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总是吃那些地方的肉肉啊!是不是那里的肉肉好吃一些啊?”
他们的回答却是:“孩子,你吃吧!爸爸妈妈喜欢吃那里的肉肉,不喜欢吃你哪儿的肉肉。”(这样的场景,我想,我们都不会太陌生吧!)
久而久之,小男孩不再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把我的这个给你们吃?”也不再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你们怎么总是吃那些地方的肉肉啊!是不是那里的肉肉好吃一些啊?”,而是养成了一个什么好东西都要独自享用,不与别人分享的坏习惯。在小男孩的骨子里面渗透着“这些他们都不喜欢,我喜欢就归我”的自私的想法。
由于小男孩的爸爸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却住在了城里面的农村人。在城里工作、在城里生活、在城里结婚、在城里生子。他是在农村吃过苦、受过累、挨过穷、挨过饿的哭孩子。他的老婆是生在城里、长在城里,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难免会有些不好的习惯。
一个是不想自己的孩子跟自己小时候一样,什么都没有。他要为自己的孩子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一切,不让他象自己一样,受苦受累;一个却是对这些没有什么概念,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转变没有一点点的发现。
不过,他的岳父岳母却也是受过苦、受过累的人,对于管教孩子还是有些心得的。虽然同样惯着他、宠着他。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还是拿捏的很准确的。
在小男孩慢慢开始转变的时候,他的奶奶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开始了正确是引导,给他灌输了不一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会了他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说起来有写戏剧化,小男孩的奶奶也并非“齐天大圣孙悟空”那么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七十二变,只是小男孩的奶奶对他提问的回答与他的爸爸妈妈略有所不同而已。
小男孩对奶奶说:“奶奶,我把我的这个给你吃?”
她就会象征性的在小男孩递过来的零食上咬上一小口,对他说道:“乖孙子,这个很甜很好吃耶!你自己吃吧!奶奶不吃了,奶奶要把这些留给我听话、懂事、孝顺的乖孙子吃呢!”
吃饭的时候,小男孩指着鱼肚子说道:“奶奶,你也吃这儿的肉肉啊?”
她就会说:“我的乖孙子嘞,奶奶吃鱼尾鱼背就好了。哪儿的刺少,奶奶要把它留给我的乖孙子吃啊!”
从此以后,小男孩吃零食的时候,总是会与自己的奶奶分而食之。
小男孩的爸爸妈妈知道了,有些吃醋的问道:“宝贝,你为什么只把你的吃的东西分给奶奶吃,而不分给爸爸妈妈吃呢?”
小男孩不以为然、理所当然的回答道:“你们不喜欢吃啊!”
当餐桌上有鱼的时候,小男孩也总是会夹一部分肚子上面的鱼肉给他的奶奶,而他的爸爸妈妈却只能够干瞪眼。他们发现这样的情况后,问道:“宝贝,你为什么只将那里的肉肉夹给奶奶吃,而不夹给爸爸妈妈吃呢?”
小男孩眨巴着自己那双灵动的大眼睛,看着他们,说道:“你们不喜欢吃哪儿的肉肉啊?”
两种不同的教育,两种不同的疼爱,带给小男孩两种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每个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奶奶都疼爱自己的孙子。但是,疼爱不是欺骗,也不是撒谎。那怕是善意的欺骗、善意的撒谎,也都是不被允许的。因为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天使,你善意的欺骗、善意的谎言。他们都会信以为真,毫无置疑的相信你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就是那样,你给他们灌输什么东西,他们就能够接受什么东西,没有分辨真伪、好坏、善恶的能力,直能够靠家长把握这个度了。
爱你的孩子,不是要欺骗他们,也不是要向他们撒谎、说胡话;
爱你的孩子,就应该让他们知道你们爱他,让他们从小都有一颗感恩的心,而不是教他们撒谎、骗人、说胡话。
爱你的孩子,就不要教坏他。